最能体现古旧家具整体风貌的古代床榻当之无愧。明清及民国床榻作为家具中大器,是研究家具文化的聚焦点。床榻文化集文物学、历史学、民俗学、美学等为一体,其沧桑的历史感,古朴厚重的文化内涵既传述了积淀多年的古老文明,也迎合了现代人的怀旧心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清代中叶扬州以盐业漕运为枢纽,推动着扬州经济盛极一时,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中心。其间,以浙商、徽商、晋商为主的盐商们纷纷落户扬城,因此,散落在古城风格各异的老式大床时有发现,如要系统地纵观明清、民国床榻文化,还要数汪氏小苑和东关街馥园展出的明清、民国的39张床榻最为集中和完整。通过细致观摩,现在向大家解说这些床榻的文化、经济价值。
展出的明清、民国床榻,大都是浙皖风格。清代康熙朝时,皖南与苏南为一省建制,全称江南省。因此从这个史实中阐明这批皖南风格床榻应属苏作工艺范畴。苏作家具在清代时与广作、京作、晋作并列家具四大流派。苏作家具在唐代鉴真东渡日本时就曾随船流入日本,至今在日本奈良正仓院陈列,享受日本国宝称誉。个园收藏的床榻是苏作家具中较优秀的作品,分榻、罗汉床、架子床,清代风格居多。总体给观者印象是奢华、文雅、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醒目。那些大开门、同洞式架子床是清代民国时期有钱大户人家家具陈设的重器,古朴浑厚,求多求满装饰多用描金、彩绘、镶嵌等手法显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炫人眼目,反映了一段时期民间富户争奇斗艳之风。
架子床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床榻围屏,装饰工艺有浮雕、沉雕、圆雕、楔雕、线雕、透雕等技艺,有的还镶嵌骨、石、牙天然材料,采用象征、寓意、谐音比拟,或直白形式组合吉祥、富贵民俗图案,如“松鹤延年”、“鹊上梅梢”、“麒麟送子”、“五福捧寿”、“双鱼吉庆”、“葫芦万代”、“富贵有余”、“多福多子”。远有戏剧人物、婴戏、纹饰繁简相间,线条流畅灵动,繁而不乱,错落有致,充分显示出雍容华丽、迷离幻变的视觉效果。
床榻材质主要是楠木、榉木、榆木、柏木、樟木、柞木、核桃木等,创形设计科学,比例得当,榫卯精密,坚实牢固,百年流传至今,仍有使用价值。材质虽然不如老红木,但其木质柔性比红木好,工艺尤胜红木装饰。
据悉,浙江慈溪市天元镇周边是此类家具集散地,精明的浙江人在那里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吸引国内外大批买主聚集,当地居民据此营生,富庶一方。而我们扬州古玩市场许多买主买此类床榻,仅选围屏装饰件,这种舍全部取局部的做法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我认为这批床榻存放在旅游景点仅为权宜之策,展出方也表示这批床榻将来的更好归属,应流向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民俗的收藏家,在他们的呵护下,这批精美家具会保存得更好,更有利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