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头、胸、骨盆由关节连成一体,站立时这三部分重合,躺卧时这三部分各自受重力作用,体压可以在更大的面积上分布,躯体处于轻松舒适状态,因而能得到更好的休息。睡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床,就是为达到这一目的的家具。
以卧姿睡眠是人的本能。为了有一个舒适的条件,原始人类只是用兽皮、草席作为睡眠的“家具”,后来有了离开地面的土台,但仍然不能称作床。直到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才出现真正带有头架的木床,那时床的头端略高,床面呈倾斜状,用纤维制成绳或用皮条穿在皮架两侧的小孔中作为床屉,虽然简陋,却是统治者的专用家具。
民国铁力木床榻(小型罗汉床)
我国大约在商周之前就有了床,从甲骨文“”字可以看到床的形象,到战国时床已定形。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战国中期围栏大木床,长225cm,宽136cm,通高42.5cm;床身由9根方木纵横组成框架,由木条、竹片做成方格状围栏,并有铜制镶角;床架下面有6只雕成云纹的床足,外表由黑漆髹饰;这时床体尺寸已与现代床很接近了。湖北荆门包山还出土了战国可折叠的木床,床体由两个木框组成,中间用钩状栓钉结合。这种结构在古代家具中是很少见到的,当时民间只能用更简陋的竹床。据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爰书封诊式》记有一则案例,勘察被盗现场时有以下记录:“……内有竹怊(竹床),招在内东北、东、北去癖(墙壁)各四尺,高一尺……”。早期的床,也是中国由席地坐卧的习俗走向高形家具的证明。
几千年来,中外床形、结构几乎没有很大的变化。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
金属窗
20世纪中后期,国外出现一种以人类工程学为基础的新型床体,在床框中有17排多层胶合木条,两端装在可活动的橡胶插座里,呈“肋条”状;床的头端可自由掀起变换角度,相当人肩背部的“肋条”可调节软硬度,配上新型乳胶床垫,已经完全改变了床的传统结构。
现在床具呈开放型,有的头部床屏与两边床头柜结合,与床体完全分离,新型床具更适合室内布置和环境美化,使人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乐趣。
软体套床
代表产品:
慕斯凯奇
针对个人而进行个性化定制床具成为行业典范:创建了一套完整的睡眠诊断系统(床架+排骨架+床垫+床品),通过这个数字化系统,慕斯可以根据每一位顾客的体型结构和身体重力分布情况,为其找到最合适的寝具。
慕斯创建一套睡眠诊断系统
七区设计理念:根据身体不同部位的重量,(头、肩、背、腰、臀、大腿、小腿),匹配相应的硬度,让您身体每个部分得到完全支撑和放松,减少翻身次数,从而极大提升睡眠质量。
其中的电动排骨架,以独特的“无框架多向变动式拱形支撑环”,加上专属的“山型强化辅助支架”适应人体各种体型需求,并增加床架板条与身体接触面的服帖性。
慕斯首创电动排骨架
美梦思软体套床
中国最早创立软体家具特许经营模式的品牌公司之一,成为国内软体家具行业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并于1999年加入了检测睡眠产品的国际权威组织——ISP。
美梦思软体套床
2000年美梦思导入了CI,使美梦思的视觉形象更加的完美,高贵典雅的紫色成为了美梦思的形象色,美梦思第一次在中国家具展览会上推出了软体套床,并且引起了强烈的市场反映,受到了市场的好评,并且在次年的3月推出了“地中海岸阳光套床系列”,从此美梦思套床的品牌店在全国象雨后春笋般的开设,美梦思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