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正建材网报此前向多家窑炉设备企业和行业权威压机企业采访调查,了解到2013年国内压机出货量超过1100台,全国新增瓷砖生产线大约为250条,陶企新上线在全国各产区“遍地开花”。在去年的这种形势下,窑炉设备企业业务量大增,并拉动其它陶机设备需求。
此外,近两年国内建陶行业微晶石、全抛釉等亮光面瓷砖产品逐渐为消费者接受,对抛光砖“一统江湖”的地位造成很大冲击,致使各产区不少陶企纷纷改线。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全国有约300条窑炉由抛光砖生产线改线投产全抛釉,仅山东产区就有140多条。
窑炉企业“忙坏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我们都快忙坏了。目前正在进行的好些项目还是去年签好的合同,一直排到今年年初才施工。今年初客户有新的项目,我们也不敢轻易地答应了。”这是九正建材网在走访多家佛山窑炉企业时他们的负责人反映的共同心声,也是这半年多以来一直困扰着他们的“幸福的烦恼”。
窑炉企业的这种“烦恼”正是源于2013年建陶行业新建生产线数量大增。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型窑炉设备企业主要精力聚焦在新线建设,中小型的窑炉技术企业则在技改上忙得不可开交。
佛山市华陶中信窑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陶中信”)董事长吴自稳表示,窑炉技改和维修是华陶中信的重要业务,单单去年的窑炉生产线改造项目就有近30个。在采访中,吴自稳指着书桌上的两本合同向记者介绍,一本是去年底签订的窑炉改线合同,眼下该项目还在紧张施工中;另一本是三月中旬刚同山东某家陶企签订的新线建造合同,做的也是亮光面的釉面砖产品。
“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在广东,去年给陶瓷生产企业的窑炉改线是10条左右,全都是抛光砖生产线改为釉面砖,其中有3条是直接改为微晶石生产线。”佛山市佳窑陶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窑陶业”)总经理程昭华说。
窑炉改造项目多而杂,施工需系统而精细
佛山市龙昊窑炉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国军说:“用于生产墙地砖的窑炉通常是大型的辊道窑,这不同于卫生洁具和日用陶瓷生产中常见的梭式窑和隧道窑。梭式窑和隧道窑可控性比较强,而墙地砖窑炉的技术改造要求高,技术挑战大。”
“窑炉生产线的改造项目很多也很复杂。我们的改造项目一般为33个,少的也有30个。在整个改造环节最核心的是传动系统和窑顶系统。”程昭华这样介绍,在改装调试过程中,主要是控制传动系统的整体和局部水平状态。窑炉的整体水平状态指辊棒安装后所形成的平面水平状态,是由整个辊道窑主传动边部件与从动边部件构成。
影响窑炉运行率的除主要的工艺故障(如配料方案、排量超标、密封不严)和设备故障(如轮带滑移量、轴承的损耗、设备的密封)外,还和釉线的生产、砖坯的温度、生产线的稳定性等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