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橱柜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个严重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那就是橱柜抄袭、同质化现象逐渐暴露。用“千篇一律”来形容或许言过其实,但各橱柜品牌之间的产品设计雷同、撞脸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橱柜企业须将原创放在首位。
抄袭既损利益又伤感情
当原创橱柜产品与抄袭产品在渠道发展方面互相重叠时,甚至在同一家卖场“共处一室”时,产品的原创设计企业就会受到极大伤害,因为抄袭产品的售价往往比原创产品便宜,更能吸引消费者购买。业内人士就此指出,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原创企业的利益,更伤害了原创者的感情。
另一个让橱柜原创企业担忧的问题是,随着近些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一些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小型企业凭借“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大肆侵权,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企业的工厂在哪里,维权方有时甚至连起诉对象都找不到,即使能找到,其企业资质也有可能已被注销,或是又换了个“马甲”继续在网上销售,这给原创企业维权带来困难。
橱柜企业专利维权面临三大难题
专利维权面临三大难题
随着橱柜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不同品牌橱柜的外观近似设计越来越多。对此,自主创新设计的品牌往往是“有苦说不出”,确定赔偿数额、侵权行为认定、维权成本高是家具产品原创企业维权时面临的三大难题。
打专利侵权官司首先难以确定的是赔偿金额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橱柜专利侵权案件中,企业上报给法院的索赔金额是根据涉嫌侵权产品的数量、涉嫌侵权企业的店面数量及涉嫌侵权企业的销售额等信息计算出来的。原中国家具协会秘书长曹赢超表示,这个索赔金额只是个估算值。“被告企业的营业额并不完全透明,甚至可能造假,这会让原告企业的索赔要求大打折扣,被告也可能逃掉大量违法成本。”曹赢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