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国美电器的陈晓将投资作为自己事业下一站后,选择的首个项目就是家居软装行业。这一重磅炸弹,让原本就熙熙攘攘的软装市场更为热闹。
“软装”已经成为被众多行业人士和消费者所熟悉的市场概念,国内软装市场开始起步并呈现高速发展势态。由于门槛较低,越来越多的掘金者奋身投入,战火硝烟不断。目前,除了专业的软装设计公司以外,家具卖场、家具品牌、专业卖场、专业公司等均想向软装方向发展,但是成功者并不多。
“很多人喜欢跟风,误以为有商机便一头扎进来,但进入之后才发现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美好。”欧申纳斯总经理王汉表示,目前软装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哪家企业能够独占鳌头,未来3~5年将会面临一次大洗牌,届时那些设计能力强、注重品牌与营销、懂得文化与内涵的企业,将有机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王汉并非装饰行业出身,但凭借其在媒体工作8年所积累的资源以及在软装中融入文化内涵,他将软装行业做得有声有色,已然成为软装行业的行家。他所带领的欧申纳斯,也成为中国十大软装饰设计机构之一。
多年来,欧申纳斯一直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售楼部和样板房的软装设计和整体配套,但随着这一块业务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王汉开始尝试向高星级酒店、别墅、会所、俱乐部、娱乐场所及连锁经营体系,甚至是民用市场进军。
但由于其个性化的特点,软装行业永远存在遗憾,无法标准化经营,限制了软装企业的发展,如何继续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是摆在王汉面前的现实难题。
开辟蓝海避开混战
进入中国酒店业、娱乐餐饮业、连锁点体系比如水疗馆、品牌专卖店等,是王汉在进行产业分析后进行的新尝试。
此前在一家媒体负责物流版面的王汉,经常可以接触许多做工程材料的企业,他发现每天运往全国、世界各地的产品量特别大,“大到都可以建一座城”。意识到这也许是个巨大商机的王汉开始去了解自己是否也能分一杯羹。
“2004年做硬装修的企业已有几千家,行业竞争很激烈,显然不能冒险进入。”踌躇当中的王汉遇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人。一个是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副会长、著名花艺家王绍仪,为五星级酒店和房地产公司提供花艺服务已有30多年历史;一个是香港一设计大师。在一次交流中,后者告诉王汉,在未来有一个可以关注的空间,即软装市场,因为国内还未有企业涉及。
“我后来上百度搜索‘软装’,发现真的没有任何相关信息。”王汉说,花卉是软装的一部分,在那几年的业绩都呈几倍增长,更不用说整个软装市场。
2005年,王汉找到比自己懂行的王绍仪及香港设计大师,组建团队成立欧申纳斯。由于是媒体出身,王汉比较懂得整合媒体资源进行宣传,在百度、新浪、搜房网等推广软装概念。
当时欧申纳斯的主营业务,是为房地产商提供样板房装饰,而搭着房地产业的一片红火,欧申纳斯的业绩从几十万元迅速增长到几千万元,赚得盆满钵满。但好景不长,由于软装行业的门槛特别低,进入这一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行业一下子就爆发了,就像上世纪90年代IT互联网很火,很多公司都蜂拥而上一样。大家仿佛看到一座金矿,带铲子不带铲子的,均一拥而上。然后发现金矿周围都是人,要么是满山跑,要么是凿入口。”王汉说,硬装公司、有几年设计经验的人、软装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商,都想进入这个市场,他们在单一的行业内已经很多年,谁都希望公司能有新的增长点。而且整个软装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2.7万亿元,谁都不愿错过。
但由于样板房最容易入手,大家均一窝蜂地就着这一市场容量有限的蛋糕疯狂抢食。“样板房的市场规模不到100亿元,仅是整个软装行业的冰山一角,但目前软装企业前四五百家均是做样板房。”王汉说。
和大部分被看好的行业一样,一旦进入的企业多了,价格战等恶性竞争就会出现,样板房装饰也不例外。“我们也感受到了压力,行业价格战打得很凶。现在样板房报出的价格已经比三年前降低了30%左右,合同金额在降,但采购成本增加了15%左右,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样板房领域的毛利润已经从最开始的 30%~50%降到现在的15%左右。我们自认为有品牌,有实力,但软装行业缺乏标准,开发商一般是谁价低就给谁做。那些员工数量少的工作室,往往报价很低。”王汉坦承,公司目前已碰到发展瓶颈,需要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