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集空调厂商和主要渠道经销商,要求空调厂商和主要渠道经销商在即将到来的空调销售旺季中,控制空调销售价格,“不许打价格战”。但总有不听话的孩子,五一期间,河南一家电卖场拿出10多年前的“老招”:“某品牌空调28.1元一斤”,再度刷新低价炒作的底线,这不仅让品牌形象沦为“地摊货”,更扰乱了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实早在10多年前的空调价格战,部分品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已经让整个中国空调产业经历了一次从500多家企业向不到50家企业的深度洗牌,由此一大批的空调经销商和消费者都成为“受害者”。
“价格战”疯狂,促销招数也很多,但来自终端市场的空调需求却长期低迷而没有爆发。奥维云网(AVC)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春节促销期空调零售额同比下滑14.5%,成为降幅最大的品类。
但在互联网时代,不再是“产品为王”,而是“模式为王”。越是大规模的企业就越是面临尾大不掉的窘境,当规模优势不再,产品同质化失去优势,成功的商业模式才能让企业走近消费者。
“只有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原来冷冰冰的产品才会有温度,这样的商业模式才会真正拥有生命力,”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一直在思考围绕着消费者进行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格兰仕的模式可谓艺高胆大:采用零库存,大规模定制的高效生产模式,通过大数据替代高库存,用高周转替代高利润,通过周转盘活市场,以科技红利返利消费者。
“作为空调业的后起之秀,格兰仕一直坚持致力于以物美价廉的产品来给消费者提供更为宽广的选择。”格兰仕空调销售总监甘建国表示。据了解,近几年,格兰仕空调以综合领先的全产业链制造实力为支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回归产品使用本质,围绕消费者的痛点进行大规模定制化的研发和生产。并以科技红利普惠变频空调,让消费者一步到位地享用极致性价比的产品。
事实上,过去一年格兰仕空调捷报频传,小白神器、唯爱系列、金刚系列以及互联网品牌UU等一大批高性价比精品连续推出,每一款产品推出的背后,都在不断运用着互联网思维,在强化产品基本功能的同时,向智能化升级,让顾客微笑。
有关数据显示,格兰仕空调2014冷年销售量增长91%;销售额增长95%;其中电商平台销售更是一骑绝尘,京东增长300%,天猫增长200%。电商占比的增长从零到10%花了6年时间,从10%增长到30%增长只花了一年时间。
格兰仕空调一路凯歌的背后,离不开其全产业链垂直配套的制造实力。
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格兰仕空调的智能化制造得到规模效应与产业链双重支持,成为国内极少数拥有自主生产压缩机、电脑板、直流电机以及其他上游重要零部件的家电品牌,这种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让格兰仕空调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和质量,以独特的产业链优势,赢得竞争主动权,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如今,格兰仕已实现全线空调产品100%为APF新能效,50%以上空调产品为变频空调,库存接近于0。
时代在变,唯有坚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和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橄榄枝。在价格战的尘土背后,如果将目光穿透“价格”表象,就会发现新的增长模式已经拉开帷幕。
|